top of page

第二章
弗洛依德學派的起始點

麥克‧克萊爾(Michael St. Clair)著

 

陳登義 醫師譯

 

第二章 弗洛依德學派的起始點: 與客體關係及自體心理學理論相關的概念

一、導論

 

 

西格蒙‧弗洛依德有關人的個體模式可做為許多追隨他的理論家們的一個

 

起始點。弗洛依德本人重新整理他的理念、揚棄掉一些然後另外修正一些

 

。在他所繼續要澄清以及改變其概念的範圍內,或許可以說他的概念模式

 

是不完全的。他的模式包括某種對客體關係的理解,縱然他並未整理出所

 

有有關客體關係所蘊涵的意義,他也沒有對客體關係給予應有的強調,如

 

同其後的學者所做的般。然而,他確實開創了其概念與用語作為往後客體

 

關係與自體心理學理論家們的基石與起始點。

 

 

  弗氏在1856年出生,於維也納成長,於1881年取得醫學學位。1885年

 

,他在尚‧沙考(Jean Charcot)這位著名的法國神經學家之下研習。

 

1886年,弗氏回到維也納並以開業維生安頓下來。他早期的病人多半是罹

 

患歇斯底里(hysteria)與神經衰弱症(ne-urasthenia)。開始是一跛

 

一拐地,弗氏逐漸越過神經學及他那時代治療實務的領域而開創了對精神

 

官能症有關理解與治療的一種心理學方法之先驅。1938年,納粹入侵並佔

 

領維也納,迫使弗氏離開維也納前往倫敦,1939年弗氏在那裡與世長辭。

 

 

  當弗氏草創其人格理論時,他曾試圖完成許多目標。他努力要組合一

 

套動機理論來解說人類行為並藉以理解形塑人格的各種成因要素。在他解

 

說人類行為動機的努力中,他把天生的生物學面向(即驅力)和環境面向

 

(父母親的影響)欲取得其平衡,或以不同的話來說,先天對照後天(n-

 

ature versus nurture)。驅力代表的是生物學或先天的角色,而環境面

 

向則考慮到環境中的人或養育客體的影響力。幾乎是所有的理論家都同意

 

先天和後天都會形塑人格,只是到底那個是具主宰影響力的則迭有爭議。

 

 

  雖然弗氏承認先天和後天都是形成人格的重要力量(Gedo,1979),

 

他把重要影響力更放在先天及本能驅力上。他的模式是一種驅力模式。

 

他用本能去解說關係及形塑一個人人格的環境力量。本能被他當做探討動

 

機與客體關係的架構。他假設生物或本能驅力是原發性的,先於客體存在

 

。客體關係是取決於本能驅力的一個函數。

 

 

  一個“純粹”客體關係模式,和弗氏極端地來對照,它是完全只著重

 

在關係及用以解說動機的環境力量上。例如:費爾邦即反對弗氏學說所強

 

調的本能驅力。此項重點上的轉移關鍵性地改變了費氏對人格結構以及關

 

係中動機底理解。對柯胡而言亦然。

 

柯氏把弗氏強調驅力的重點轉移到強調自體及自體與自體客體間關係上而

 

非自我與驅力間的關係。

 

 

  把弗氏理論作為檢視客體關係和自體心理學的起始點而做回顧時,作

 

者將集中於下列重點上:即關鍵概念、心理結構的形成、發展的各階段與

 

客體選擇、病理學、古典治療或分析、一案例研究及對弗氏理論的評估與

 

評價。

 

 

二、關鍵概念

 

 

1.關係與驅力

 

 

  個人生命中的關係,或人際交流對弗氏而言是很重要的,但它們卻從

 

屬於人類驅力。弗氏基本上是以本能需求及滿足該需求的人們來看待客體

 

關係。在客體與人們之間有著概念上的差異,而在弗氏驅力模式中並沒有

 

理論上的要求要一個驅力的客體(對象)是某一個人(Greenberg & Mit-

 

chell,1983,p.38)。某一驅力其客體可以是一件衣服或一隻動物。

 

當弗格依德用一個過去和某一重要人物間的關係來看他當前的行為時,他

 

是用那個人在激起或滿足該人需求而非該人是誰或做什麼時所扮演角色其

 

關係重要性的角度來看。弗氏的客體關係模式全然是放在驅力的本能架構

 

上。

 

 

  對驅力的檢視是弗氏用來了解與解說“為何”人們會出現那樣行為的

 

一種概念方法。弗氏是透過身體上的要求(bodily demands)把“驅力”

 

解說為某一行為的動機,而身體上的要求則是以為了尋求滿足而有的潛意

 

識願望及衝動之形式呈現。一個興奮或驅動(urge)是開始於體內,然後

 

讓它於心靈裡頭被感覺到而成為一種要求,要求能得到某種可滿足一特別

 

需要的東西(Freud,1905/1957k,1933/1957f)。觀察者是無法直接看

 

到該驅力的,只能看到“驅力的衍生物”(derivatives of drives),

 

即是驅力的各種不同轉化與替代物,而其在意識上即成為所謂的念頭、感

 

受及幻想(phantasies)。饑餓的驅力會迸發出對食物和飲食的幻想。一

 

個人愈是饑餓,內在心理幻想和對饑餓的驅動就會更堅定。性和攻擊的驅

 

力其運作相類似。性驅力愈是堅定,則尋求滿足該需求的各種活動之幻想

 

也就會更揮之不去。

 

 

  弗洛依德將驅力區分出四種不同成分:即目標(aims)、源頭(sou-

 

rce)、原動力(impetus)與客體(1915/1957d,pp.122-123)。本能的

 

“目標”即是本能的滿足與釋放。

 

例如:性本能的目標即是本能所驅動出來的行動,即性交,而性交即釋放

 

出性張力造成暫時的本能消除。而饑餓驅力的目標則是進食,它可驅除掉

 

饑餓然後重新貯存滿足的感覺。

 

 

  本能驅力的“源頭”是生理狀況或身體需求,它導致某種藉由本能呈

 

現在心靈裡頭的刺激。在饑餓的例子中,會是身體對滋養(nourishment

 

)的需求。而原動力(impetus)或稱某種驅力的壓力,則是該驅力的內

 

在力量(strength)、外在力量(force)或驅動性,而這些是依需求的

 

強度而定。

 

 

  至於驅力的“客體”則是指可滿足驅力的事物或狀況。它或可喻為一

 

種標的或目的。因此,食物是饑餓驅力的客體,而性驅力的客體即是有性

 

吸引力的人。從主體的觀點來看,客體是尋求來滿足本能或生物需求。客

 

體可以是一個人、一個人的某部分(譬如臉孔或乳房)、或甚至是一個沒

 

有生命的事物。客體再現指的即是客體如何從心理上在主體的心靈裡面呈

 

現。

 

 

  當一個主體開始覺察到某個令人愉悅的客體時,主體會試著把客體多

 

少含括(incorporate)到主體的自我裡邊去。人們會選擇且“愛上”那

 

承諾能給予愉悅的“客體”。而另一方面,當客體導致痛苦的感受時,主

 

體便會從客體上退縮,會討厭它或試圖驅除掉它(Freud,1915/1957d)

 

 

 

2.客體選擇

 

 

  “客體選擇”(object choice)指的是主體投注力比多或心理能量

 

於上的客體。此類投注是在客體的心理再現而不是在真實的、外在的客體

 

上下投注的。此過程我們稱之為“精神集注”(cathexis)。集注在一客

 

體上,就好像“戀愛”一般,即選擇並投注能量在另一個人,即客體身上

 

 

 

  “力比多”(libido)指的是驅力能量的數量,通常指的是性能量,

 

也即是性驅力藉以表達的(外在)力量(Freud,1917/1957e,1921/1957

 

c)。弗洛依德將力比多能量描繪為向外輻射而出(radiating out)然後

 

附著在客體上然後又被帶回到自我裡面(1914/1957g)。當自我裡面有了

 

一個力比多的投注,這就稱之為“自戀”(narcissism),是客體選擇中

 

的一種形式,把自我本身當做客體。正常來講,年輕孩童會非常強烈地把

 

焦點放在自己及自己的身體上,但慢慢隨著發展而愈來愈有能力(容量)

 

對異性產生其吸引力,在他人身上選擇客體並且去愛除了自己以外的別人

 

 

 

三、認同與心理結構的形成

 

 

許多客體關係理論家不重視客體關係的本能面向而強調認同,如此一來乃

 

能允許環境對自我的形成造成影響力。

 

 

  在弗洛依德對人格結構形成的理解上,本能扮演了一個不可動搖且中

 

心的角色,縱使他不斷地修正並精煉其概念。他早期的地形學模式是以意

 

識層面來看待人格,即本能是潛意識而自我功能是意識的。之後在1920年

 

代間,弗洛依德(1923/1957a)完成了他的結構模式,即以功能的角度來

 

呈現心靈或心理機制(psychic apparatus);也就是說,結構它的功能

 

是恆常的(constant)。這些結構是本我、自我以及超我。“本我“,完

 

全是潛意識的,讓本能驅力有其心靈表達或心理再現,而作為心理能量的

 

源頭。其基本角色是取得本能需求方面的滿足。

 

 

  “自我”則不同於本我而有著多方面的功能作用,而在基本上是該人

 

內在需求與外在環境要求間的協調作用。第三個心理機制是“超我”,它

 

代表心靈中的社會,把它的批判作用在自我的行動上。

 

 

  這些結構在不同時間會各自浮現。本我在出生時即存在,於自我從心

 

理機制中分化本身之前即已開始運作。當自我浮現時,它面對的職責是控

 

制或轉化本我的衝動。自我運用各種不同的心理機制,特別是潛抑作用,

 

在控制本能的過程中。而超我則要到很後面的伊底帕斯掙扎期才形成。

 

 

  弗氏討論了許多不同的心理機制,這些機制在形成心理結構時都扮演

 

了其角色。當自我浮現時,當面對的是控制或轉化本我衝動的職責。透過

 

“潛抑作用”,自我避開掉意識上所不喜歡不想要的來自本我的衝動,而

 

這促成自我的成長。認同作用的機制在形成超我時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

 

角色。此機制和潛抑作用有著不同的和本能間的關係,它注意到環境中的

 

客體,而這是潛抑作用所不做的。

 

 

  由於認同作用注意到環境中的客體而較少牽連到本能,其後的客體關

 

係理論家乃充分利用這個機制來解說自我的原始來源。廣義的講,“認同

 

作用”意味變得像某人或採取某人的一些特質。為釐清各種不同的認同作

 

用,弗氏提到自我和客體間各種不同種類的關係。例如:認同是人們最早

 

時期對另一人或一客體在情感上的聯結(emotional tie)。自我選擇一

 

客體並和它產生關係的最初方式是藉由“口欲併入”(oral incorporat-

 

ion)的主要機制達成的。此一早期的認同形式是變得像一個客體的基本

 

原始方式。這是一種心智過程,可被體驗為或象徵化為身體上的一個飲食

 

過程,或把它取至自己內在裡面,就如同嬰兒當它在吸吮母親的奶水時把

 

母親也取到自己身體裡面來的樣子。這意味著一個人可藉由把別人吸取到

 

自己裡面而來獲得另一個人的特質,而這有點類似於某些原始民族相信他

 

們藉由併入它們之中來獲取動物的特質態度或者是類似信徒當接收到Holy

 

Communion時,他們也變得和耶穌相像起來一般(Freud,1912/1957, p

 

.142)。

 

 

  那麼認同作用和投注心理能量於客體(客體選擇或客體集注)上是怎

 

樣不同呢?弗氏(1923/1957)說它們在發展的口欲期階段是彼此無法區

 

分的。認同與客體選擇在較晚時期的差異可以和小孩認同他父親來相對比

 

,後者他想要和他相像(be like),而小孩選擇他父親作為一客體,則

 

是要擁有(have)他(Freud,1921/1957c)。認同與客體選擇之間的區

 

分是下列所述兩種觀點之一,不是看著自我改變成像他所愛的客體,要不

 

就是看著那自我所愛或所關聯的客體。

 

 

  根據弗洛依德,認同慢慢地置換客體選擇或客體集注。力比多能量改

 

變而成為去性化(desexualized),而客體被帶進自我內並投注以去性化

 

後的能量。現在自我被投注以去性化的、自戀的能量,認同該客體並帶上

 

該客體的種種特質。例如:一位寡婦失去了她心愛的丈夫,然後變得像他

 

的先生然後帶上他過去所擁有的所有特質。簡言之,認同作用置換掉客體

 

集注。

 

 

  當一個認同置換掉客體集注時,那被拋棄的客體集注常會形成該認同

 

。例如:孩童“愛”他們的父母(作為客體選擇),而當有了他們作為集

 

注的客體時,孩童開始和他們相像起來(藉由認同作用)。“拋棄”這詞

 

意味著和這些客體相關聯的特別方式被更成熟的方式所置換,而較早期的

 

關聯方式則進入了潛意識裡面。這些被拋棄的(精神)集注對成年期的關

 

係有著長遠的影響而經常在治療中的轉移關係裡某個時候就呈現出來了。

 

 

  根據弗洛依德說法,認同作用取代了客體集注,是經常發生的,且對

 

自我的形成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自我(甚至)可以被描述為被拋

 

棄客體選擇或被拋棄客體集注的一個誘發者。這意味著和重要人物間人際

 

關係的痕跡或殘留餘物仍是且為該個人的身份認同增色不少。因之,自我

 

本身包含了過去客體選擇或過去人際關係的歷史。過去愛的關係的諸種痕

 

跡在孩童人格中仍難以揮去而導致該孩童去模倣其父母。

 

 

  如果孩童的自我有太多客體認同且如果他們太強有力而無法彼此相容

 

時,那就可能成為病態。此類病態的一例可能會是一個像Sybil或一個Je-

 

kyll與Hyde的多重人格症。在多重人格症的案例中,不同的自我認同輪流

 

抓住意識並且避免將其整合成一個人格。

 

 

  除了用認同來說明自我形成的各面向外,弗洛依德還用認同來說明超

 

我的形成。而伊底帕斯掙扎的成功解決也使(人格)結構的形成得到完滿

 

。伊底帕斯前期的孩童是處於和母親的兩人關係中,而和雙親所形成三角

 

關係的逐漸浮現乃標誌著矢底帕斯情境的開始。孩童藉著認同同性別的雙

 

親及形成一超我而解決伊底帕斯情境。透過內化作用對父母權威的同化(

 

assimilation)乃在孩童內在以超我的形式建立起該權威。

 

 

  孩童在伊底帕斯掙扎中體驗到強烈欲望與謀殺願望。衝突來自一方面

 

想要以獨一且煽情方式擁有雙親之一;然而另一位雙親似乎是個危險的對

 

手,會阻斷這些性願望和性幻想的實現。當孩童逐漸認同其父母並內化各

 

種各樣的禁忌時,乃能解決這些衝突。例如:一位男孩逐漸把他和母親的

 

客體關係從一個充滿愛欲的客體選擇轉化為以情感而不是性欲為主的客體

 

關係。而女孩則類似地藉由認同母親及放棄滿足其伊底帕斯願望的努力而

 

解決其伊底帕斯情境(LaPlanche &Pontalis,1973, p.436)。(讀者

 

應注意到弗洛依德的探討,就像一些其他作者在本書中所探討的般,都是

 

以一般刻板性的男女角色作為說明的基礎,比如母親就是管所有孩童照顧

 

的事。)

 

 

  超我是伊底帕斯情結在(人格)結構上的後果。在伊底帕斯情結的最

 

終階段,外在世界的一部分被局部放棄而作為外在客體,而由於認同作用

 

被帶入自我中,乃成為內在世界的一個整合部分(Freud,1938/1957j)

 

。這個新的心理代理者繼續不斷地擔負著那些當時父母(被拋棄客體)在

 

外在世界所行使的功能。超我一五一十就像它所取而代之的父母般會帶來

 

威脅與批判。超我體現了一個和雙親超我的成功認同並對其影響給出了永久性的表達(Freud,1923/1957a,p.35)。

 

(第二章待續)

 

 

 

 

第二章 弗洛依德學派的起始點:

 

與客體關係及自體心理學理論相關的概念(續)

 

 

 

 

四、發展的各階段與客體選擇

 

 

弗洛依德(1905/1957k)以本能的角度來解說發展。即“力比多”(性驅力

 

)是如何以愈來愈有組織方式呈現的型態。以本能的角度來看發展是一種從普偏愉悅導向轉移到特定的性與性器(sexual and genital)目標。此轉變是從自發

 

性欲(autoerotic)式的嬰兒性欲轉移到比較以客體為導向的關係上,在此

 

性感受的焦點是在一個性感的人物身上而不是在自己身上。更特定地來看

 

,弗氏是以力比多能量所外顯的身體各部位來稱呼每個發展階段,也因此

 

才有所謂的口欲期、肛門期、性蕾期、潛伏期及性器期。

 

 

  弗氏也提議自我和其客體之間的關係在發展過程中會改變;也就是說

 

,當人格成長時,自我對客體的選擇其本性與品質會有改變。這項改變從

 

早期選擇自體當作客體到之後成熟地選擇他人為所愛客體(love object)

 

。例如:孩童會吸吮其拇指,以這種方式將身體的某部位當作其所愛客體

 

。但當這個孩童成為青少年時,她可能希望會有男朋友,一個和她本身區

 

分開來的所愛客體。

 

 

  所謂發展階段意指各不同方式的客體關係性質以及各不同方式的力比

 

多外顯現象。弗氏提議以他對各階段所給名稱來說明主體和客體間的關聯

 

:即口欲食人期、肛門虐待期、性蕾伊底帕斯期、潛伏期及性器期。當力

 

比多離開某一客體及某一滿足模式時,就會對一新的客體產生精神集注同

 

時有一新的滿足模式(Compton,1983a,p.389)。所以根據弗洛依德的說

 

法,嬰兒歷經各階段而成長,首先是透過它的嘴巴所能涵蓋來和事物建立

 

關係,最後階段則是透過成熟方式的愛來和另一個人建立關係。成功的發

 

展指的是和整個(whole)客體建立關係的能力。

 

 

  弗氏是以客體如何滿足某一需求或本能的方式來看待關係或客體抉擇

 

。下面的討論是要說明不同客體抉擇的順序以保證某人在這些不同發展階

 

段中其本能上的滿足。

 

 

  在生命的頭十八個月中,力比多的滿足主要集中在嘴巴、唇及舌頭。

 

力比多一開始是依附著母親的乳房以及各種不同的吸吮或進食活動。性本

 

能的最初客體是母親的乳房或者是那照顧並養育嬰兒的人(Freud,1914/

 

1957g,p.112)。逐漸地,嬰兒在其吸吮的活動中,放棄了乳房而代之以

 

它們自身身體的某個部位。嬰兒開始去吸吮自己的拇指。在此一自體性欲

 

的客體抉擇中,嬰兒使自己能獨立而不必為獲得愉悅而需外在世界的同意

 

。當力比多本身脫離了口欲與吸吮活動時,它乃關聯到糞便排泄物及控制

 

歷程去。在此肛門期間,對外在客體的顧慮乃產生了,因為孩童所面對的

 

外在世界現在成為一個抑制性的權力(inhibiting power),對它自己的

 

欲望充滿著敵意。當孩童約三歲大時,力比多集注到性器官上,此時孩童

 

可能會開始以手淫方式搓弄它們的性器官,把它們自己的身體當作客體。

 

根據弗洛依德的說法,在性蕾期,孩童開始對有沒有陽具產生興趣。然後

 

產生了有關伊底帕斯情境的重要的性課題,此時和兩位雙親客體間的關係

 

乃遠比早期較單純和母親單獨的兩人關係複雜得多。在潛伏期中同性客體

 

抉擇之後,孩童進入了性器期或青少年期的異性客體抉擇。

 

 

  弗洛依德的發展模式不同於之後的客體關係理論家。弗氏的模式焦點

 

在於本能,並視發展為當成年人把所有他們早期的本能和各生欲地帶(

 

erogenous zones)整合到他們的性器性欲(genital sexuality)中而成功

 

地達到高峰。早期的性衝動乃被統成為成年性經驗的一部分。客體關係模

 

式則比較是用知覺感受上的用語來看待發展。成功的發展意味著達成整體

 

性的客體關係。在此模式中,成功意味著克服了那些導致分裂性早期經驗

 

的種種力量;成熟的成年人能夠把他們所關聯的真實人物依正確方式加以

 

描繪而形成其統一的形象(Greenberg & Mitchell,1983, p.42)。

 

 

五、病理學

 

 

病理學指的是精神問題或情緒障礙。弗洛依德的理解是把情緒或心理障礙

 

視為本能需求與來自自我和超我對該需求的內在抗拒之間所生的衝突(

 

1937/1957f)。衝突有許多種出現的形式。從已有的呈現資料為基礎,吾

 

人可檢視弗氏所探索過的三種障礙部分:即(1)精神官能性的衝突(2

 

)性倒錯及(3)病態哀慟。

 

 

1.精神官能性的衝突(Neurotic Conflict)

 

 

  人格可以有許多方式來處理及轉化本能與心理能量。自我與超我會審

 

查任何源自本我的本能然後把它帶到意識層面上來。自我與超我乃判斷該

 

本能性的驅動(urge)是否合適以及它是如何尋求表達出來。正常來講,

 

自我是能夠用健康防衛方式來處理本我來的強制力量。當潛意識本能能量

 

變得無法處理且防衛方式不足以包容這些能量時,就會產生精神官能性的

 

衝突。通常,衝突會導致妥協解決,即以症狀的形式表達出其本能或願望

 

。衝突仍然處於潛意識中,但本能的衍生物(即它們經轉化過的外顯現象

 

,諸如一些行為或感覺)則是以精神官能症狀呈現出來。精神分析中所呈

 

現的症狀即是問題的象徵性表達,它不是問題本身。(待續)

 

 

 

 

 

第二章 弗洛依德學派的起始點:

 

與客體關係及自體心理學理論相關的概念(續)

 

 

 

 

2.性倒錯(Sexual Perversions)

 

 

在孩童的成長期間,沒有任何力比多對客體的依附情形是會被永久地

 

置之不理。這些以性相關聯於客體以及獲取滿足的種種幼稚方式會被潛抑

 

下來,但它們仍然在潛意識中,當有壓力或退化時就會出現(Freud,

 

1933/1957f)。成年人的性障礙即是這些幼稚的關聯型態的一種重新浮現

 

 

 

性倒錯在成年人中所外顯的是其客體選擇的幼稚型態及獲取滿足的不

 

成熟模式。這些成年性障礙包括特殊的一種愛欲(erotic)客體或特殊的

 

一種不成熟愛欲活動形式。戀物症患者即是指一有障礙的成年人,他排拒

 

把性器官作為性衝動的一客體而變成被某些其它部分客體(例如:腳丫)

 

或某些無生命客體(如鞋子或絲質褲子)。戀屍症(necrophiliac)(

 

Freud,1917/1957e)則選擇死屍為愛欲客體。戀童症患者(pederast)則

 

選擇不成熟孩童為性客體。偷窺症則改變其性滿足的方式而使觀看成為主

 

要的性活動,以便做為性交行為的預備動作。

 

 

3.病態哀慟

 

 

認同作用對病態哀慟的症狀有其影響(Freud,1923/1957a,p.28)

 

。當某人失去了一個有價值的客體,就會開始一個退化過程以因應該痛苦

 

。一位失去親人的哀慟者常會模仿該親人的特徵。認同作用取代了客體選

 

擇或客體(精神)集注。例如:一位失去其寵貓而悶悶不樂的小男孩會公

 

開地宣稱現在他就是該寵貓,且因而用其手臂和膝蓋四處爬行(Freud,

 

1921/1957c,p.109)。

 

 

哀慟者試圖從客體抽離其情緒或力比多的投注。藉著假定具有該客體

 

種種特徵,人們乃能把該客體安定在他自己的自我中。然後該自我就會被

 

視為是該被拋棄的或失去的客體。該當事者也將擔負起本應屬於該客體的

 

種種責難。認同取代了客體關係。現在不再是“我不再「擁有」這位親朋

 

好友了”的問題而是“我「就是」那位好友,我把所有因為好友的離去所

 

感受到的失望和憤怒都導向我自己身上”(Freud,1921/1957c, p.106)

 

 

 

六、古典治療或分析

 

 

精神分析的技巧,諸如夢的分析和轉移關係,其的在於揭露潛意識的衝

 

突與追溯衝突的起源。許多情緒問題的起源來自早期曾經一度被壓抑而今

 

要回復或威脅著要回復到意識層面上來的生命衝動。當事人藉由防衛方式

 

來對應這些威脅;精神分析師勢必解釋這些防衛並幫助案主看到那隱藏在

 

防衛背後的感受。

 

 

1.個案研究

 

 

弗洛依德客體關係模式奠基在一個本能驅力架構之內。他用他的驅力

 

理論的特色來探討病人。關於下面施力伯博士(Dr.Schreber)的這個個

 

案研究是從弗氏早年著作(Freud,1911/1957h)中所摘出,說明了弗氏

 

如何透過施力伯博士的關係與衝突來檢視驅力理論。

 

 

施力伯博士的「一位精神官能症的回憶」(Memoirs of a Neurotic

 

)是在1903年出版,而弗氏的論文即運用精神分析理論原則在這本自傳資

 

料上。施力伯博士並不是弗氏的病人,而是一位有過多次嚴重精神崩潰病

 

史的傑出著名人物。他的症狀包括對被迫害及對死亡的害怕,他相信他的

 

腦袋正軟化中而發展出妄想內容。

 

 

有兩種最突顯的妄想。施博士相信神叫他去拯救世界。為了這一崇高

 

任務,他必須轉化為女人,必須去勢。此一去勢念頭,其具傷害性及迫害

 

性是他妄想體系的突顯特徵。施力伯相信他已經長期蒙受這個傷害,但他

 

的女性特質(femaleness)才是目前更重要的一點,即他的身體有著更多

 

的女性神經,而神會使其受孕。

 

 

弗氏想運用精神分析概念來找出施力伯博士奇異念頭的意義所在。他

 

注意到一個人如果因為是迫害者而被憎恨且害怕的話,他可能曾經是被其

 

所愛及崇敬。確實,施力伯指稱其醫師-保羅‧弗列希是該迫害行動的煽

 

動者。施氏曾經有一度非常地感激他的醫師。施力伯和他醫師間的關係是

 

一種“轉移關係”;也就是說“把一種情緒集注從某位對他而言很重要的

 

人移轉到這位現實上和他漠不相關的醫師身上”(Freud,1911/1957h,

 

p.47)。施力伯在情感上對他醫師的依賴強烈到變成性愛上的欲望。有一

 

晚當他半睡半醒時,施力伯有個感覺認為如果他是位能順服地從事一交媾

 

行為的女性那該多好。弗洛依德相信施力伯在當他有了這個想成為女性(

 

或被動地成為一同性戀)的幻想願望時即開始其精神疾患。施氏對這樣的

 

“同性戀力比多”(homosexual libido)的幻想及暴發充滿抗拒,這個對

 

象(客體)即其醫師-弗列希。施氏努力要擺脫掉該性衝動,導致在這方

 

面的衝突以被害妄想的形態來防衛(Freud,1911/1957h,p.43)。

 

 

妄想的發展使得神的形象取代了弗列希的形象。妄想的改變是解決施

 

力伯性衝突的一項企圖。“對施力伯而言要他妥協去扮演弗醫師的多情女

 

人角色是不可能的;但是讓神自身具備他所需要的肉欲感受這樣的職責並

 

不需喚起他自我部分的抗拒”(Freud,1911/1957h, p.48)。

 

 

弗洛依德反映出施力伯是如何在心理上把他的迫害者分裂為神與弗列

 

希。如果迫害者弗列希原先是施力伯所愛的人,那麼神也必須是某位施力

 

伯曾經愛過的另一個人的再次出現,而且很有可能是某位更重要的人。弗

 

氏的結論是那另一個人是弗列希(譯註:應為施力伯之誤)的父親,而弗

 

列希則代表施力伯的哥哥。透過對他的醫師-弗列希的轉移作用的過程,

 

他體驗到溫暖的感覺。在現實裡,施力伯非常愛他的父親,對他的去世哀

 

慟逾恆。

 

 

弗洛依德認為由於缺乏施力伯早期生命的正確資料,所以他無法回溯

 

有關妄想的所有細節。弗氏相信當有一個幻想式的願望破出時,它必是和

 

某種本能的挫敗相連結。他認為施力伯疾患的最根本處是成為同性戀的願

 

望而那卻被該妄想所防衛。在根源處,疾病是和父親間的問題。病人和弗

 

列希之間的掙扎以和神之間的衝突呈現而其實是和施力伯曾經愛過而失落

 

的父親之間的衝突。

 

 

弗洛依德說過力比多是隨各階段發展的,每一階段都有不同的客體選

 

擇。例如:在某一時期孩童視他們自身,自己的身體,為愛的客體,且隨

 

後才能從這裡進展到選擇除自己而外的人作為客體。根據弗氏的說法,某

 

些人在這個階段耽擱得比較久而固著在那裡以致該階段的許多特徵也就被

 

帶入發展的後面階段(1917/1957h,p.61)。它從自體所選擇作為愛的客

 

體的是其生殖器,其後的發展乃導致選擇一類似生殖器作為外在客體,亦

 

即同性客體選擇(homosexual object choice)。在異性客體選擇階段之

 

後,同性戀傾向並未被去除掉,而只是把它們的性目標轉偏然後運用到新

 

的對象。弗氏相信它們會帶到社會本能那邊,然後在它們的友誼及同袍情

 

誼(comradeship)上加進一愛欲(erotic)因素。昇華的愛欲本能一般會

 

促成一種人類之愛(a love of humankind)。弗氏相信施力伯因為挫敗

 

而使其力比多有了強化,而這個強化使得他的昇華與防衛作用沒有發揮(

 

undid)。他的力比多尋求在他發展最脆弱的點上有一個出路。根據弗氏

 

的看法,施力伯的疾患主要是源自“自我與性本能之間的衝突”(1911/

 

1957h,p.79)。

 

 

因為施力伯的內在性幻想頗具威脅性,他在潛意識裡壓抑、曲解並投

 

射它們。這些之前的內在感受現在在他的妄想狀態下似乎已變為外在感受

 

。愛欲的感覺被轉化為恨意,因而施力伯相信他是被某外在人員所迫害,

 

其實他真正是被自己的本能需求所威脅。

 

 

正常地來講,成長到進入成年期時都會產生對早期人我關係以及各種

 

不成熟形式的力比多集注底潛抑。對施力伯而言,情勢使得潛抑工作沒有

 

發揮,而以一種麻煩且困擾的方式回復到早期力比多選擇的形式上去。他

 

的許多妄想似乎即是轉化過的愛欲願望及早期客體選擇底表達。

 

 

這段有關弗氏反映的簡短呈現顯示他對客體關係與衝突的看法。之後

 

的理論家一般都不會把妄想症和同性戀幻想連在一起,而是用不同的甚至

 

是更為精細的觀點來看施力伯這個案例(Kanzer & Glenn,1980)。

 

 

七、對弗洛依德的評價與批判

 

 

弗氏藉由創用客體這個觀念、澄清人們在發展各階段所選擇的各不同客體

 

、以及強調伊底帕斯情境與(精神)結構形成的關係層面等,對客體關係

 

的理論做出相當重大的貢獻。他創用了這個詞並且對許多相關課題加以界

 

定。

 

 

之後的許多爭論以及客體關係理論的演化都是從弗洛依德假設以及他

 

觀念整合的方式中衍生出來。例如:一些理論家批評他對本能的基本重要

 

性的假設,並宣稱其模式對關係的理解太過於開胃且性感,他並沒有足夠

 

清楚地把內在客體的世界整理得很好。弗氏對觀念的模稜兩可性、重覆修

 

正與高度精緻化乃種下了之後理論上的爭論及充滿識見的擴展。

 

 

弗氏對觀念的重新研討的一個例子可以從他有關本能驅力的概念上來

 

說明,在這個地方存在著兩個不同且相互衝突的強調重點(Compton,

 

1983b,pp.405-406)。弗氏(1915/1957d)首先強調驅力是某一身體刺激

 

的心理或身體再現;第二次的強調(1915/1957i,1915/1957m)則認為驅

 

力是精神集注,是和再現或觀念依附在一起的;也就是說,驅力是力比多

 

的一個配額(quota)。這是一項很重要的差異。第一個強調點產生了這

 

樣的問題,即如果沒有一個有功能的自我,如何可能有一個心理再現?如

 

何能對自我-本我的分化(ego-id differentiation)加以了解?要本我的

 

最深層能產生出來是否需要能發揮功能的自我?

 

 

在第二個強調,弗氏似乎意味著本我純粹是能量而非一個結構。這意

 

味心理或精神等同於自我。如果這確實是真的,那麼還有個問題是在自我

 

形成之前如何可能有任何心理功能。這將進一步意味著所有的衝突都在自

 

我“之內”而不是在自我與其它系統(亦即本我與超我)之間。

 

 

此一弗洛依德著作中所未解決的課題使得之後的客體關係理論家以及

 

接續的爭論有方向可循。費爾邦即選擇衝突的那個要點。他指出本能驅力

 

是解說動機的一基本建構。他在理論上強調“自我裡面”(in the ego)

 

有多種面向彼此之間會有衝突,來取代本能驅力及弗氏對生物學方面的強

 

調。這和本我只是能量並非結構(的觀念)並無不一致。梅蘭尼‧克萊茵

 

另一個對此模稜兩可性的解決方式是宣稱自我從出生即存在,而自我與本

 

我的同時存在乃形塑了新生嬰兒的心理功能。下兩章將會集中討論這些理

 

論家(的看法)。

 

 

弗洛依德在使用“客體”這一詞時意義模稜兩可。關於客體是否驅力

 

的整合上的某一部分,他並不是一直都很清楚的,所以他重覆地說驅力在

 

嬰兒期是“有”也是“沒有”其客體(Compton,1983b,p.415)。此一

 

概念上的缺乏清晰性導致驅力與客體之間的精確連結性留給之後的客體關

 

係理論家帶有爭議性地把驅力了結掉而把焦點放在客體上。(第二章完)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