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離與個體化
原著:Bennet Wong & Jock Mckeen,譯者:黃世明
出自「新視野手冊」,呂旭立文教基金會印行
分離與個體化
自體:
嬰兒就像植物剛萌生的嫩芽。而正如同一株植物的芽中早已包含了成熟開展的潛在可能性,嬰兒也同樣包含了成熟自體的潛在可能性。個體「出現」,或「孵化」於與雙親角色互動的相互性中。起初,他人只是一個「客體」,一個「它」;漸漸地,兒童設法內化對他人的回憶,而使這樣的回憶越來越恆定。當兒童逐漸朝向內在客體恆定的方向成長時,自體感就會越來越恆定。
分離與個體化:
出生時孩子在肉體上與母親分離。然而,在心理上的分離還需要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孩子學習形成概念,而以他/她自己的觀點來看這個世界。簡而言之,孩子的任務在於學習經驗自體為一個分離而明確的實體。恆定的自體參考指標(self referent)的發展,就被稱為「個體化過程」。
道德性:
發展的早期階段都在一種「全有-全無」的氣氛中。當兒童停滯於這種截然二分的狀態時,在兒童態度背後的思考過程也同樣是「全有-全無」的。是以,早期發展階段的心智運作,使得兒童易於採取一個道德(好/壞)的架構。在最早的幾個月中,兒童的感知/心智裝置所能獲得的指引與辨認是非常粗略的,非黑即白的,且是全有-全無的。對/錯,好/壞的道德思考架構就是在這些早期的具體論時期所發展出來的。情境倫理──以一種敏感而精確的方式來決定如何行動,而不是用成套的預設規則──只有在自體出現後才會參與運作。
界限與牆:
一開始兒童在心理上是與母親融合的。雖然界限是潛藏存在著,但兒童並未認知到。當兒童學習區分出他/她自己,早期為了適應,就發展出「牆」。兒童學會豎起高牆做為保護,以此來面對世界,並將具威脅性的外在環境組織化;這些牆是僵化的,為規則所限,而且不允許有彈性的表達自體。要表達界限,只有靠彈性地運用意志、決定與敏感度。界限代表了一個較成熟的個體,這個體已感覺被認可,並有自體與他體的恆定形象。
發展的連續圖
在這個由凌斯萊(Rinsley, Bulletin of the Menninger Clinic, Mar 80, vol 41, pp.127-133)所描述的概念中,兒童早期發展被視為一系列的發展階段,每個階段都各有其任務,也都依賴先前的階段。
1. 自閉期(第1個月):
誕生之時,孩子在肉體上與母體子宮的溫暖與保護分離;然而,心理上孩子還沒認識到這樣的差別。在這個自閉的世界中,孩子就是一切。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描述孩子的世界是「盛開、嘈雜的混亂狀態」(同上,p.127)。孩子並未認識到他/她是與母親分開的;事實上,「母親」的存在根本就沒有被認識,因為孩子就是全部。孩子的經驗是圍繞著「好/壞」這樣的原始二分(primary dichotomy)所建立起來的;帶來愉悅的就是好的,而引發痛苦或不適的就是壞的。
2. 共生期(2-6個月):
兒童逐漸認識到母親的存在﹔然而對兒童來說,她並未被明顯區隔為分離的客體。她是兒童的延伸,是個服從於兒童每一個奇想與欲求的擁有物。這時有一些對他體的原始認知﹔然而,基本上自體與他體融合於相互性(mutuality)之中,稱為「共生」。這個原始的自體-他體概念(S-O)是在一基本的好-壞二元架構之中組織起來的。所以,有個「好的自體-他體」與一個「壞的自體-他體」。當媽媽做到兒童所吩咐的事時,自體-他體是好的﹔當孩子餓了或被忽略了,自體-他體是壞的。在這個階段,對兒童來說母親的乳房的確是兒童自己的擁有物,服從於兒童的吩咐。
3. 孵化期(分化期)(6-16個月):
兒童開始發展出對她/她自己的感覺,開始注意到環境,而且逐漸開始自己探索世界,使用他/她自己的感覺與感官。在這個階段兒童開始猶豫地爬行離開母親,而且在遠離母親時與環境形成關係。漸漸的,離開的距離越來越遠,時間也越來越長。孩子會不斷的回頭看看媽媽,檢查她在不在。當兒童更有信心,而能拉長他/她與媽媽之間的心理鏈索,他/她也更有信心用自己的觀點來探索環境。
在這個階段,兒童在心理上內化了對母親影像的記憶,用來作為當他/她爬離時的安全指標。事實上,當他/她轉身時,他/她是在檢查他/她的內在影像是否與真實相符。當這個「練習」次數增加時,兒童就準備好逐漸與母親分化(differentiate);目標則是內化母親的影像(內化的客體),當她不在身邊時可以與之連結。在這個階段即將結束之時,孩子將可以自己遊戲,而媽媽可以在隔壁房間不必陪他;孩子仍會隔一段時間就檢查一次,聽聽媽媽的聲音,一再確定內在影像與外在真實是一致的。兒童仍然生活於好/壞的基本架構中。當孩子愉悅時,自體-他體是好的;當孩子不高興時,自體-他體(連結的心理鏈較長)是壞的。
這個階段可能會有導致停滯的情況。如果孩子回頭看媽媽的時候,卻發現媽媽非常擔心,或者媽媽隨後跟著而且非常注意,孩子得到的訊息可能是:環境中的一切都不安全,因此不敢離開。如果孩子回頭的時候卻發現媽媽根本沒在注意,孩子的想法可能會是離開就會被放棄。母親的任務是提供「恰恰好的養育」(good-enough mothering),給予足夠的注意,而不是過度擔心或過早失去興趣。
4. 和解期(16-26個月):
和解(rapprochement):「和諧地在一起;言歸於好;建立或重建和諧的關係」(韋氏大辭典)
在這個階段,兒童逐漸發展出自體的感覺,與母親(他體)有所區別。兒童仍然生活於好/壞的架構中。母親(這時被視為分離的)可以是「全好」的,若兒童對她感到愉悅;也可以是「全壞」的,若兒童感到不悅。兒童也將自己視為「全好」的,或痛責自己,認定自己是「全壞」的。至此為止,兒童都是藉著「牆」作為定義自己的主要方式,亦即以「全好/全壞」的方式。當兒童開始發展出自體感,界限才開始出現。
5. 客體恆定期(26個月以後):
若發展能夠持續,兒童就能發展出了父母親穩定的內在影像,因此就有個母親的圖像可以隨時帶著,隨時與之連結。這個內在圖像要能穩定,就必須認知到母親不是「全好」或「全壞」的。有了這樣的相對觀點,兒童開始用完全不同的方式來看待這個世界:開始以自體/他體的角度,而非以好/壞的二分法來看世界。這樣的成就代表了個體化過程(Individuation project)的開始,它使得明確的自體得以出現與發展,而能對其他自體的界限保持敏感。當一個人開始個體化時,藉著建立界限,自體便得以成長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