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社會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英語:Social Psychology)是一門研究個體群體的社會心理、社會行為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同時,社會心理學也是一門介於心理學社會學之間的交叉邊緣學科,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兩學科之間的空白。

社會心理學可以幫助個體認識自己和他人,瞭解社會生活的意義。通常可以將社會心理學的研究領域分為以下三種:

個體過程:主要研究和個體有關的心理和行為,包括成就行為和個體的工作績效、社會態度態度改變歸因認知過程認知失調個體知覺自我意識、個體人格和社會發展,以及應激情緒問題;

人際過程:主要研究人和人之間的相互作用,包括侵犯助人行為人際吸引愛情從眾服從社會交換社會影響非言語交流,以及性別角色性別差異

群體過程:主要以群體和宏觀文化及社會環境的角度研究個體和群體的心理和行為,包括跨文化比較環境心理團體過程和組織行為、種族偏見倫理問題,以及健康心理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層面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個體社會心理學:主要研究在特定社會環境下,個體的心理和行為特徵對個體社會因素的影響。包括個體的社會化自我意識、社會動機、社會認知態度態度改變和人際關係等方面;

群體社會心理學:主要研究團體成員之間、成員和其他個體之間、團體和其他團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包括人際互動、團體凝聚力從眾服從等和團體相關的問題

應用社會心理學:應用社會心理學是一門將社會心理學的理論方法實際運用在理解和解答社會問題的應用學科,可以分為理論、研究和實踐三個領域,也可以分為知識建構、利用和干預、改善生活品質三個領域。

產生階段

1895-1934年是社會心理學的產生階段。一般認為,具備較為完整理論體系的社會心理學誕生於19世紀末。1895年,由美國印第安那大學諾曼·特裡普萊特教授所進行的首場社會心理學實驗標誌了美國社會心理學研究的開始。1908年,由英國心理學家威廉·麥獨孤所著的《社會心理學導論》和由美國心理學家·羅斯所著的《社會心理學》的出版,標誌了社會心理學理論的正式建立。1924年,在美國心理學家高爾頓·威拉德·奧爾波特證明了實驗是理解個體社會行為的重要手段之後,人們開始真正注意到社會心理學。

科學心理學建立並發展最為迅速的學派時期前期,尚未形成較為完整的社會心理學理論體系,只有一些與之相關的觀念存在於此時期最有影響力的三大心理學流派中[1]:10。

精神分析

更多資訊:精神分析學

約19世紀末-20世紀30年代,精神分析學派中的古典精神分析學派只關注個體的內部因素對個體心理特質的影響。20世紀30年代以後,後佛洛德主義者開始更為關注意識社會文化對個體心理特質的影響。

古典精神分析[編輯]

約1889年,奧地利心理學家西格蒙德·佛洛德創立了古典精神分析理論。其將個體心理特質的發展歸因於內部因素影響,並忽視外部社會因素的影響。此時個體心理特質的發展被看作是一個獨立於外部世界的封閉體系。

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繼承並發展了古典精神分析的無意識理論。其將無意識分為了個體無意識和集體無意識,更強調社會文化對個體心理發展的影響。古典精神分析學派逐漸向新精神分析學派過渡。

新精神分析[編輯]

在新精神分析學派中,包含一種社會文化學派,其觀點明確指出了社會文化對個體心理特質發展的影響。支持者主要有以下三人:

德國心理學家卡倫·霍妮認為:家庭環境和教育方式決定了人格的發展趨勢;

美國心理學家哈裡·斯塔克·沙利文認為:社會影響對人格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應該從人際關係的角度看待人格的發展過程;

美國心理學家阿布拉姆·卡迪納認為:社會文化的變化為核對總和發展人格理論提供了支持,應該用文化材料來說明人格的發展過程。

行為主義

行為主義反對研究意識,認為個體的行為完全並單純地受外部環境所影響,並認為正負強化比來自於社會環境的影響更有效。

在20世紀5、60年代以後,隨著社會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的發展,行為主義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質疑和挑戰。

人本主義

人本主義心理學是由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和美國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借鑒現象學存在主義哲學的觀點所創立的心理學流派。其認為個體都是單獨存在的,強調個體內部因素的整體性,而不重視個體的社會性。

初步發展階段

1935-1945年是社會心理學的初步發展階段。此時期發生的1929年經濟危機第二次世界大戰使人們切身體會到了社會因素對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1936年,美國心理學家發起了一個專門對社會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的組織——社會問題的心理學研究協會。與此同時,種族主義在德國的興起也使心理學家開始從社會層面去研究個體行為。德裔美國心理學家庫爾特·勒溫提出應該將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相結合,同時分析二者對個體社會行為的影響,這為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指出了一條以研究相互作用的新思路。

初步繁榮階段

1946-1969年是社會心理學的初步繁榮階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許多心理學家從歐洲移居至美國,這極大地推動了美國本土心理學的發展。與此同時,他們繼承並發展了格式塔心理學“重視認知過程對個體社會行為的作用”的思想,開始關注文化等社會因素對個體的影響。

1950年,德國社會學家狄奧多·阿多諾發現德國反猶太情緒的產生是受當地人的權威人格所影響。1961年,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斯坦利·米爾格拉姆所開展的對服從行為進行研究的米爾格拉姆實驗和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利昂·費斯廷格所提出的認知失調理論標誌了社會心理學的繁榮。

危機階段[編輯]

20世紀70年代是社會心理學的危機階段。儘管此時期的社會心理學發展迅速,但有許多問題依然無法被解決——此時期實驗社會心理學盛行,而其結果卻不能很好地解釋個體的行為。部分心理學家對這些實驗結果的外部效度產生了懷疑並進行反省。

但很快心理學家便開始將生態效度作為衡量實驗效度的主要部分,併發現在實驗設計足夠完備的情況下,基於行為指標進行的實驗社會心理學實驗所得到的結果依然能夠解釋個體的行為規律。為了提高生態效度,參與觀察現場研究這兩種方法成為了社會心理學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繁榮階段

20世紀80年代至今是社會心理學的繁榮階段。此時期社會心理學的研究領域越來越廣泛並更貼近現實生活,社會心理學家開始關注所有和現實生活有關的問題,社會心理學也開始在全球範圍內發展起來。

與此同時,整合了生物學和心理學觀點的社會神經科學的發展也使社會心理學家開始研究社會行為和情緒行為等的生物(神經)基礎和心理基礎。現代生物學技術越來越多地被應用于實驗社會心理學的研究中。

研究取向

社會心理學是一門結合了社會學心理學的交叉學科,研究者會因為其學科背景的不同而有著不同的研究取向,在研究目的和思路上也會有所不同。

社會心理學的兩種研究取向

 

心理-社會心理學

社會-社會心理學

研究重點

個體自身的心理和行為

團體或社會對個體的影響

理解行為的途徑

分析心理狀態、情緒或人格等個體(內部)因素

分析權力、地位或角色等外部(社會)因素

首要目標

預測行為

描述行為

主要方法

主實驗,兼調查

主調查和參與觀察

社會心理學作為一門社會科學,社會行為是其研究領域之一,而研究此領域的學科卻不止社會心理學一門。因為學科的不同,它們在研究和解釋社會行為的時候,研究層面也會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三個研究層面:

社會層面:社會學家和政治學家所採用的研究層面,常用比較廣泛的外部因素來解釋社會行為;

人際層面:社會心理學家所採用的研究層面,常用個體所處的情景和其人際關係來解釋社會行為;

個人層面:人格心理學家和臨床心理學家所採用的研究層面,常用個體特有的心理特質來解釋社會行為。

研究理論

為了解釋同一層面的問題,心理學逐漸發展出了許多理論,其中有些理論和社會心理學有著緊密聯繫,而有些則沒有,但它們依然可以被用來解釋社會心理和社會行為。

本能理論

生物理論又稱本能理論,主要支持者有美國心理學家威廉·麥獨孤、奧地利心理學家西格蒙德·佛洛德和奧地利動物學家康拉德·洛倫茲等。此理論強調生物因素對個體行為的影響,認為個體的生物特徵是與生俱來的,並在行為決定方面有重要作用。

學習理論

更多資訊:社會學習理論

學習理論原是行為主義的基礎,在美國心理學家伯爾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納、美國心理學家喬治·A·米勒和美國心理學家約翰·朵拉德等人將行為主義的理論原理運用在社會心理學上後,加拿大心理學家阿爾波特·班杜拉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了社會學習理論。

社會學習理論認為個體的學習主要通過聯結強化和模仿三種機制實現,並有以下三個特點:

強調過去經驗對個體行為的影響。假定行為來自於個體過去的學習經驗,並忽視當時的情境細節;

強調外部事件的刺激、個體早期的強化過程和接觸過的行為模式等外部因素的影響,較為忽視個體在當時情境下的感受和情緒等內部因素。即對個體行為的歸因存在側重點;

強調外顯行為。通常只解釋個體表現出來的行為,而忽視個體主觀的心理狀態。

誘因理論

超普通心理學/動機與情緒 § V. 誘因理論 (incentive theory)

誘因理論強調行為帶來的的相對利益和相對損失,而不是個體過去的習慣,認為個體是否會做某種行為取決於其對行為結果所做的誘因分析,即簡單地考慮行為結果是正性(有利)還是負性(不利)的。與學習理論相比,誘因理論強調個體在當時情境下的感受和情緒等內部因素,較為忽視個體早期的強化過程和接觸過的行為模式等外部因素的影響。

在社會心理學中,主要有以下三種誘因理論:

理性決策論:此理論是經濟學家對行為的基本看法。認為個體或團體在進行決策時會以理性的方式估算利益和損失,根據實現目標結果的概率做出最佳決策,即以最低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利益;

交換理論:此理論將理性決策擴大到個體彼此間的互動。認為人際互動是個體所做的連續的理性決策,取決於個體對行為結果所做的誘因分析,強調相對利益和相對代價;

需求滿足論:此理論認為人的需要應該被滿足。認為行為因能滿足某種需要或動機而產生。

社會知覺

認知理論認為個體的行為取決於其對社會情境的知覺和加工過程,這種過程的規律和個體對物體知覺的規律相似,個體會將複雜的社會情境知覺成類似圖式的簡單而有意義的形式,從而影響個體對社會情境的反應。歸因理論認知失調理論是兩個重要的社會認知理論。

社會認知理論認為個體的認知過程有分類和聚焦兩個原則。

社會角色Role theory

角色理論是和社會學有著緊密聯繫的理論。此理論認為個體的行為受個體的社會角色所影響。

社會認同理論

社會認同理論和角色理論較為相似,是在研究團體關係時所使用的主要理論。此理論認為影響個體的社會知覺、社會態度和社會行為的主要因素是個體對自己團體成員身份的認同感,個體不僅會從自己的成就中獲得認同感,還會從同一個團體的其他成員處獲得認同感。

社會心理學中的研究方法可以歸為相關研究和實驗研究兩個大類。相關研究是被動地觀察兩個變數之間的關係,實驗研究則是人為地、主動地通過控制變數去探尋兩個變數之間的關係。

研究的過程需要收集各種資料。在社會心理學的研究中,收集資料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種:

觀察法:此方法通過直接觀察被試來獲得第一手資料;

調查法:此方法和觀察法類似,只是資料的來源不是主試的觀察,而是被試的主動報告;

實驗法:此方法是社會心理學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實驗既可以在實驗室中進行,也可以在自然情境中進行。通過預設情景和控制變數等手段來獲得較為準確的量化資料;

元分析法:此方法通常被用來對正在進行或已完成的研究進行校驗分析,使用一套統計程式來衡量資料或效應的信度效度

檔案研究法:此方法通過對現存的檔案、材料或資料等進行分析來獲得結論。

著名實驗

參見:Social psychology#Famous experiments

 

第二張圖中的哪條線和第一張圖中的線一樣長?是A、B還是C?在阿希從眾實驗中,人們通常跟隨其他人的判斷,哪怕其偏離了客觀事實

 

米爾格拉姆實驗:主試要求一位被試(甲)將其認為足夠痛苦的電擊施加給另一位知情被試(乙),儘管乙要求停止,但在主試的要求下甲仍會向乙施加電擊

阿希從眾實驗:由美國心理學家所羅門·阿希於1956年所進行的一次關於從眾現象的實驗;

米爾格拉姆實驗:由美國心理學家斯坦利·米爾格拉姆於1961年所進行的一次關於服從現象的實驗;

斯坦福監獄實驗:由美國心理學家菲力浦·津巴多於1971年所進行的一次關於服從現象路西法效應的實驗。

研究內容

自我

 

冰山圖常用來比喻自我(ego)、本我(id)和超我(superego)之間的關係

自我又稱自我意識,是個體在進行自我覺知時的習慣性傾向。其具有相對穩定性,可以被看作是一種人格特質。對自我的研究是社會心理學的核心內容。

關於自我的看法主要有以下九種: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認為:自我具有二元性。自我既是由對自己的看法和信念所組成的賓我,又是一個活躍的資訊處理器(即主我);

美國心理學家庫勒認為:自我是通過人際關係建立的,既是個人實體,又是社會產物——他人如何看待自己、他人如何評價自己,以及他人對這些投射的情緒反應(即投射自我,又稱鏡中自我);

美國心理學家喬治·賀伯特·米德認為:社會經驗在自我形成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沒有社會經驗便不可能產生自我;

美國心理學家哈裡·斯塔克·沙利文認為:自我只有在人際關係中才能發展。強調自我的社會基礎和人際關係基礎;

奧地利心理學家西格蒙德·佛洛德認為:自我可以被分為自我(德語:ego)、本我(德語:id)和超我(德語:superego),三者中的自我(ego)是人格的重要特質。自我(ego)是個體可以自己意識到的部分,以現實原則進行思考、感覺、判斷和記憶,並尋求本我(id)的滿足,保護個體不受傷害。

美國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認為:自我是個體自我知覺的組織系統,代表了個體看待自己的方式;

美國心理學家馬歇爾·羅森伯格認為:自我是個體對自己思想和情感的總和;

美國心理學家理查·沙維爾森認為:自我是個體的自我知覺。其源於人際關係、個體特質和社會經驗,通過經驗和對經驗的理解而形成,是一個多維度的、有一定層次的系統;

美國心理學家黑茲爾·羅斯·馬庫斯和Wurf Elissa認為:自我是一個在內容和結構上的動態多面體,是不同圖式、概念、原型和理論等的集合。

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自我的認知方面,即個體對自己各方面的認識和信念的總和。

可以通過自我意識推測自我、通過自己的行為推測自我、通過他人的對自己行為的反應推測自我和通過社會比較推測自我四種方式來構建自我概念。

美國心理學家愛德華·托裡·希金斯提出了自我參照效應自我差異理論,其發現個體在認知和自己有關的資訊的時候記憶效率更高,效果更好;並認為自我概念包括理想自我、應該自我和實際自我三個部分,理想自我和應該自我對自我概念具有指導作用。

自我圖式

自我圖式是以資訊加工的角度看待自我概念,用來組織和指引和個體有關資訊的自我信念。

美國心理學家黑茲爾·羅斯·馬庫斯和Wurf Elissa認為自我圖式構成了自我概念,能夠幫助個體分類和提取經驗。

自我覺知

參見:Self-awareness

自我覺知是個體對自己的形象、行為、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知覺,是個體將自己當作注意物件時的心理狀態。

美國心理學家阿諾德·赫伯特·巴斯認為可以將自我覺知分為內在自我覺知和公眾自我覺知兩類。

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是個體對自己某種能力的信念,此概念由加拿大心理學家阿爾波特·班杜拉於20世紀90年代提出。

個體可以通過成功經驗、言語說服和情緒喚起等方式來提高自我效能感。

自尊

自尊又稱自我價值感,是個體進行自我評價的重要維度,和個體情緒有關。自尊可以分為外顯自尊內隱自尊,是人格成熟的重要標誌。

自尊是個體對自己整體情況的滿意程度,既可以是積極的,又可以是消極的。自尊的確立依賴於個體控制環境的成功經驗和他人對其的積極評價。美國心理學家羅伊·鮑邁斯特認為個體可以通過用自我服務的方式去解釋生活、用自我障礙的策略為失敗找藉口、用防禦機制拒絕或逃避消極的回饋、用向下比較和補償作用或在自己某方面受到懷疑時轉向自己擅長的方面五種方式來提高自尊。

自我提升

自我確認又稱自我美化或自我強化,是個體收集和解釋有利於對自己做正面評價的資訊,以佐證自我概念的行為。

個體通過收集和解釋和其自我概念相一致的外部評價性資訊,拒絕與之相反的資訊來提高自尊,使他人對其有一致性的認識和評價。

自我表演

參見:Impression management#Self-presentation

自我表演又稱自我展示,是個體在他人對自己形成評價的時候進行自我展示的行為。個體為給他人留下好印象會經常進行自我表演,遇到失敗則會表現出自我障礙行為或使用自我服務策略。

美國心理學家愛德華·埃爾斯沃思·鐘斯認為自我表演策略主要有自我抬高、顯示、謙虛、懇求、恫嚇和奉迎六種。

自我檢控]

參見:Self-monitoring

自我檢控是個體通過觀察他人的自我表演來控制自己的自我表演的行為,即根據他人的表現來決定自己的行為。

美國心理學家馬克·斯奈德蘇珊·菲斯克認為高自我檢控的人擅長自我表演,更擅長根據情景他人的需要來進行自己的行為;低自我檢控的人不善於在他人面前自我表演,會表現出自己真實的態度和感受。

自我妨礙

自我障礙又稱自我妨礙,是個體提前準備用來解釋自己失敗原因的一套行為模式,通過預先假定自己會失敗來維持或提高自尊。

個體常以自己受到各種外部因素影響為由引導他人將自己的成功歸因於自己的能力,將失敗歸因於外部因素。

自證預言

自證預言又稱自我實現的預言,是他人被另一個人的期望所影響,做出按其期望進行某種行為的現象。

個體會對他人有一種先入為主的預期,這種預期不僅會影響個體對待他人及其行為的態度,其還會導致他人被這種預期和態度所影響而出現相應的行為傾向或做出被期望的行為,使預期成為現實。

身體意象

體像是用來描述個體對自己軀體的知覺和有關現象的總稱。

美國心理學家羅斯·湯普森認為青少年對自己體像的要求更高,並通過實驗證明大部分青少年對自己的體像感到不滿。

認知偏誤

自我偏差即認知偏誤,是個體偏離系統範式所做的不具有合理性的判斷。

個體從客觀的感覺中獲得資訊,但主觀地建構認知事實。個體受自我偏差的影響,可能會出現認知扭曲、判斷失實或進行不合邏輯的解釋等行為。

聚光燈效應

焦點效應是個體在進行自我觀察時,高估自己的突出程度,將自己看作是某一情境的中心,或高估他人對自己的注意程度的現象。

和焦點效應相對應的是透明度錯覺,即個體會認為自己隱藏的情緒一經展現便隨即會被他人發現,而實際上他人可能完全感知不到。

自利性偏差

自利偏差又稱自我服務偏見,是個體無理由認為自己比他人更好的傾向。

個體在處理和自己有關的資訊時,為了維持較高的自尊水準,會更輕易地為自己的失敗找理由,並會更欣然地接受成功所帶來的影響。個體傾向于將成功歸因於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將失敗歸因於外部因素的不完善。自利偏差會體現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如以下三個舉例:

倫理道德:多數人認為自己比他人更有道德;

智力才能:多數人認為自己比他人更聰明、長相更好。當有人超過自己時,個體傾向將對方看成天才;

擺脫偏見:多數人認為自己比他人更沒有偏見,更不容易被偏見所影響。

樂觀主義

盲目樂觀是一種個體的自我認知傾向。個體認為自己一直都會逢凶化吉,面對可能的失敗通常不會採取預防措施。個體對自身能力的自負幻想和高估自己取得成功或規避失敗的可能性是導致盲目樂觀的原因之一。

盲目樂觀會體現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如以下三個舉例:

性生活中意外懷孕的女性中,多數是因為她們不認為自己會意外懷孕,所以沒有採取避孕措施;

賭徒、股民和房地產商等高風險群體會認為自己的直覺比對手的直覺更強,高估自己的盈利可能性;

多數的未成年人會認為如果自己成為成年人將取得更好的成績。

虛假一致性和虛假獨特性

更多資訊:錯誤共識效應

虛假一致性和虛假獨特性是一種個體對他人的認知傾向。個體為了維持較高的自尊水準,會在虛假一致性的影響下過度高估他人和自己的想法或行為的同一性,在虛假獨特性的影響下過度高估自己的智力、能力和道德

自我文化

更多資訊:身份認同文化認同

獨立型自我和依賴型自我

獨立型自我和依賴型自我是個體對自我認知的不同表現形式(模型),不同的形式會導致人際關係的差異。

具有獨立型自我的個體更為關注自己並表現出更多的內在特質;具有依賴型自我的個體更為關注自己和他人之間的內在聯繫,表現出更多的公共成分。

社會認知、個體知覺和歸因

社會認知

參見:Social cognition

 

參與社會認知活動的腦區

社會認知又稱社會知覺,是個體進行選擇、理解、識記和根據社會資訊進行推斷人或事物的過程。主要有以下兩種假設:

將個體看成是認知吝嗇者:認為個體的認知資源是有限的,個體更傾向於使用更為簡單且省力的而非更為深思熟慮的方式進行認知活動,不需要付出的時候絕不輕易付出;

認為人們會努力形成對世界的準確印象。

社會分類

社會分類是個體在認知他人時,通常並非將其當作是獨立的個體,而是將其歸為某一群體中的現象。群體可以分為“內群(我們)”和“外群(他們)”兩種,對於不同的群體,個體可能會誇大群體內部的相似性和不同群體之間的差異性,導致發生外群體同質效應。這種分類受很多方面差別的影響,包括種族、性別、年齡、職業和政治傾向等,是引起偏見的原因之一。同時,個體在對待內群的成員時,相比對待外群的成員會更為友好,也更容易發生歸因偏差和內群體偏好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