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記憶
第八章 記 憶
國立中正大學心理系所
作者:心理學研究所 陳冠銘
--------------------------------------------------------------------------------
何謂記憶?
記憶是什麼意思?
--------------------------------------------------------------------------------
測量記憶的方法
我們如何測量人的記憶?
測量記憶的方法
1.回憶(recall)(recall memory):產生一事實,一字彙
例:記一電話號碼,然後複述。
例:回答中正大學位於_____。
依序回憶(serial recall):按一定順序回憶。如記:AJRLMCD,按順序回憶。
自由回憶(free recall):受試看或聽一串不相關的項目,而後不必按呈現的順序,回憶出來。
配對回憶(paired-association recall):例記配對出現的詞彙一串,如TIME-CITY、SWITCH-PAPER、FIRST-CLOUD。當提到SWITCH時,回憶出PAPER來。
有線索的回憶(cued recall):上例提SWITCH就是提供回憶線索。
2.再認(recognition)(recognition memory):確定是這一 事實,這一字彙。
例:是非題和選擇題。
上述測量方法基本上是測外顯記憶(explicit memory),還有
內隱記憶(implicit memory):指提取記憶時不自覺自己有此項儲存訊息的一種記憶類別。例:不會覺知自己記憶了。
騎腳踏車的步驟(procedural knowledge)
心理學者以促發(priming)方式(有刺激,提醒促發下),引出內隱記憶。
記憶操作歷程(figure 8-1)有:
編碼(encoding):將外界的物理特徵轉換成一種抽象的形式,或聲,或形,或意的形式以儲存供日後取用。
儲存(storage)
提取(retrival):取出儲存在記憶中的訊息的歷程。
--------------------------------------------------------------------------------
記憶的種類
記憶有哪些不同種類?他們如何使我們在需要它時擷取訊息?
一)感官記憶(sensory store):感官感應到刺激時的短暫記憶,半秒至一秒間消失。
影像記憶(iconic store):以視覺影像收錄訊息。
餘音記憶(echoic store):收錄聽覺訊息。
二)短期記憶(short-term store,STM):能記憶一秒到一、兩分鐘。
三)長期記憶(long term store,LTM)
--------------------------------------------------------------------------------
感官記憶
我們是否有純粹感覺訊息的記憶?它的性質又是如何?
--------------------------------------------------------------------------------
短期記憶
我們如何記住短期訊息?
編碼(encoding)
一)聲碼:例如以六個字母為一序列,每字母呈現0.75秒(R. Conrad,1964)由受試錯誤中發現,作業是以視覺方式呈現(視覺作業),但錯誤與語音的混淆有關,表受試將訊息以語音形式處理。
二)形象碼(visual image)
三)意碼(semantic code):非逐字記憶,只記要義。
儲存(storage)
一)保留訊息的方法
1.複誦(rehearsal)
2.後設記憶(metamemory):理解自己的記憶能力也能控制自己的記憶能力,知道什麼資料,有多少時間,用什麼方法去記。
二)遺忘(forgetting):怎麼會忘?
1.干擾說(interference)
(1)反向干擾(retroactive interference):舊的學習受到新學習的干擾。
(2)順向干擾(proactive interference):舊學習干擾新學習。
2.消失論(decay):記憶痕跡消失。
三)記憶容量(The capacity of STM)
George Miller(1956):提出記憶容量為7加減2項目(如物件或單字)。
當記憶單位以意元(chunk,項目集合成一組和)為單位,記憶的量可增加。
例如將21位數集組成(chunking)六組數字,就比記21個數字方便。
四)影響記憶的因素
序位曲線(serial-position curve):在許多項目連續出現的情況下,因各項的位置不同,會影響記憶(fig. 8-5)。有所謂的序位效應(試用干擾理論解釋)
1.時近效應(recency effect):最後學習(時間最近)學習的材料容易記住。
2.初始效應(primary effect):最初學習的材料容易記住。
提取(retrieval)
記憶掃瞄(memory scanning)
平行掃瞄(parallel processing)(figure 8-6 line A):將目標物與記憶中的好幾個項目同時比較。
序列掃瞄(serial processing)(figure 8-6 line B):將目標物與記憶中的項目逐一比對。
完全序列搜索(exhaustive serial processing)(figure 8-6 line C):比對所有可能的項目,不論是否有可配對的出現。
自行中斷序列搜索(self-terminating serial processing)(figure 8-6 line D):找到配對的即終止搜尋。
--------------------------------------------------------------------------------
長期記憶
我們如何保留住長期訊息的記憶?
編碼(encoding)
編碼的形式:形碼與意碼
image-based encoding:物的大小、方位,距離影響回憶時相對所需時間的長短。見S. Kosslyn(figure 8-7,8-8)。
除形碼意碼外,還有概念間關係的編碼,是以命題的方式(a propositional view)表達深層的意義(deep meanings)。
儲存(storage)
一)時間的因素
所費時間假設(total-time hypothesis):記多少看花多少時間去記。
二)分散練習(distributed learning)與集中練習(massed learning)
哪一種效果比較好?為什麼?
三)複誦(rehearsal)及精心複誦(elaboration)
四)組織
語意性記憶(semantic memory):對外界事物以語意意義來儲存,是以基模(schema)的形式儲存。基模是訊息組織的認知結構。
經歷性記憶(episodic memory):個人經驗上的記憶,其時間、地點、人物、情境及當時的感受都儲存在記憶中。
五)干擾(interference)
retroactive and proactive interference(參考短期記憶)
過去的知識有助於學習遷移(prior learning causes positive transfer)。
提取(retrieval)
條件
是否有可取的訊息(availability)?
是否可取得(accessibility)?
線索(cues):可相容且有可分辨性(compatible and distinctive)
外界線索(external contexts):所學的東西在同樣的情境中較易提取。
情緒與知覺狀態(moods and consciousness)也是線索。
特別經驗:例,閃光燈效應(flashbulb memory)引人震撼的是,容易使人留下深刻的記憶。
回憶是記憶重建(reconstructive)還是建構(constructive)?
若記憶是建構的,則目擊者的記憶(eyewitness memory)可靠嗎?
--------------------------------------------------------------------------------
另外的看法
對於傳統記憶觀點的其他看法?
--------------------------------------------------------------------------------
別種的記憶
何謂別種的記憶?它的成因?
還有別種的記憶
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儲存及提取短期記憶的訊息,以激發長期記憶的運作。
記憶受損(memory deficiencies):
失憶症(amnesia):喪失全部或部分記憶。例如有人忘記的知識與程序性知識有關,有人忘記的是與陳述性知識有關。
程序性知識(procedural knowkedge):對先後順序的知識,是行動性的記憶。
陳述性的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事實性的知識。
近事失憶症(anterograde amnesia):所不能記憶的是肇事後所發生的事。
記憶的神經基礎
海馬回(hippocampus)與複雜的記憶有關
基底窩(basal ganglia)與程序性知識有關
大腦皮質與陳述性知識記憶有關
神經傳導如:血清促進素(serotonin)和乙醯膽素(acetylcholine)與記憶的神經傳遞有關。例:Alzheimer病患者腦缺acetylcholine。
讀下面這一篇文章,它的主題是什麼?(課本265頁)
「方法實在非常簡單。首先,根據它們性質的不同分成不同類,如果不分類也無所謂。其次,如果你缺少某些設備,就必須到別的地方,否則你就是設備齊全了。最重要的原則是不能一次處理太多,否則就會發生意外。同樣的,任何的錯誤都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但是操作這種機器不應太難,稍微練習一定就能學會。基本上,它是我們生活的一部份,但未來是否仍舊需要,就很難預測了。」
--------------------------------------------------------------------------------
相關網站
Newton's Apple: Memo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