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第十三章
社會發展

第十三章 社會發展(Social Development)

 

國立中正大學心理系所

 

作者:心理學研究所 陳冠銘

 

 

--------------------------------------------------------------------------------

 

在這一章我們要探討以下的問題:

 

情緒發展:我們如何及為何發展情緒?

 

人格發展:隨著時間的進展,人格有什麼變化﹖為什麼﹖

 

人際發展:人們如何發展出人際的技巧﹖

 

道德發展:道德發展的階段是什麼﹖且男女性之間在道德發展上是否存有差異﹖

 

 

--------------------------------------------------------------------------------

 

第一節 情緒發展

 

理論

 

一般性的激發

不同神經系統細胞負責不同情緒

演化與認知:

演化適應的功能,對某刺激做怎樣的情緒反應是因在演化上我們相信它是如此。因此會因文化社會個人經驗不同而有不同。

基本的五種情緒:歡樂,生氣,悲傷,害怕,感到有趣

研究發現,嬰兒具有情緒意義的真笑,大約是2個月左右的事。

2個月以前的微笑似乎是臉部肌肉的某種刺激下的反射動作。

受精後30星期出生的早產兒,在睡眠,或被觸摸時就會微笑。但這些早期的微笑並不具有心理或社會意義。

真正的笑最早出現於2個月左右。此時雖然很多感官刺激都能引發微笑,最有效的刺激是移動的視覺刺激,尤其是類似人臉的面具。

4個月大的嬰兒,會對熟悉的物件產生微笑;之後,嬰兒對人就開始有特別的反應。

到了5個月,嬰兒似乎已能區分熟人和生人之間的差別,對熟人常有笑的反應,對生人則無。

再大一點的嬰兒,對生人不但沒有笑,而且慢慢會產生懼怕的反應。這種對熟人笑、對生人怕的反應不但能增強母親(或其他照顧者)對嬰兒的情感,而且是證明嬰兒能區分不同面孔的最佳證據。

 

 

--------------------------------------------------------------------------------

 

 Erikson的心理社會理論(psychosocial theory)

 

  Erikson 認為人的一生將經歷一系列的發展階段,每個階段均有衝突存在,所謂成長便是克服這些衝突的過程。

 

  Erikson 認為人的一生可劃分為八個階段,每一階段均有重要的發展任務必須完成。而發展任務都和自我特質(ego quality)有關。這些任務其實亦反映每一階段成長之衝突,稱之為心理社會危機(psychosocial crises)。Erikson 以一線的兩極端代表危機(如對人的基本信任感 - 不信任感)。危機之意義在於若某一階段之任務得以順利完成的話則有助於以後階段的發展,反之,對日後發展有負向影響。

 

  此外,Erikson 認為人的發展為個人成熟與社會環境之互動而成。 發展任務是否順利完成有賴個人與社會環境之互動。因此Erikson提出在每一階段中重要的社會環境。

 

艾瑞克遜之心理社會發展時期

 

階段 心理社會危機 重要社會環境 有利之影響

0 - 1 對人的基本信念感 vs 不信任他人 母親 驅力和希望

1 - 3 活潑自動 vs 羞愧懷疑 父母 自制和意志力

3 - 6 自動自發 vs 退縮內疚 家庭 方向和目的

6 - 青春期 勤奮努力 vs 自貶自卑 鄰居、學校 方法和能力

青春期 自我統整 vs 角色錯亂 同儕團體 奉獻和忠貞

成年期早期 友愛親密 vs 孤獨疏離 夥伴 親合和愛

成年期中期 精力充沛 vs 頹廢遲滯 分工和享受家的溫暖 生產和照顧

成年期後期 自我統整無憾 vs 悲觀絕望 「人類」氣味相投者 自制和智慧

 

 

--------------------------------------------------------------------------------

 

 Marcia的認同的發展

 

  投入

是 否

經歷危機 是 認同成功 尚在尋求

否 提早成熟 認同失敗

 

(一) 認同成功者(identity achiever)

 

  這種青少年經歷了危機但做成了一種職業或意識信念上的選擇而後投入。在面臨抉擇時他很認真地考慮由各方面來的意見,包括父母或其他成人的意見。最後他的決定,可能與父母的意見相合或相背,但都是經過他自己考慮而決定的。至於宗教和政治理念的選擇上,認同成功者重估他過去所接受的與目前所面對的,統整出一個他行為的依據。這種人面對新環境和面臨落到身上的責任時,他不會顯得驚慌失措,因為他已有了方向。

 

(二) 尚在尋求者(moratorium)

 

  這種青少年這在危機中但尚未投入,因為他還在抉擇的過程中,希望能在父母的期許,社會的要求、個人的能力中找出一個方向來。他有時顯得徬徨,是因他不能決定那對他來說有吸引力的職業或是意識信念與父母、社會及個人的考慮間如何取得平衡。

 

(三) 提早成熟者(foreclosure)

 

  這種青少年沒有經歷危機但有投入。他以別人所期望於他的為他投入的方向。例如父母安排他接管家裡的事業,他就接手,未曾考慮是否合乎他的能力,是否配合社會的需求。在宗教和政治信念上,他也接受父母親的信仰與政治偏好。這種人,在性格上較嚴謹。因為他接受權威也依賴權威,對於權威,他不敢置疑。因此他雖投入,一旦碰到與他父母信念不同的情境時,他會覺得備受威脅。不知如何去面對。因為他從來沒有面對抉擇思考過。他接受別人幫他安排好的抉擇。

 

(四) 認同失敗者(identity diffusion)

 

  這種青少年可能經歷了危機也可能沒有,但無論如何他都沒有投入。與尚在尋求者不一樣的地方是,他對抉擇沒有興趣,他似乎對職業選擇漠不關心,對價值信念形成更是不在乎,既使面對危機,他或是放棄抉擇的機會或是選擇目前對他來說有利的,但他不會為所選擇的投入。一旦有另一件事情吸引他,如多一天的休假福利,他就換工作。這種青少年似乎常常在嘗試新東西,因他受不了每天固定或重複的工作。

 

 

--------------------------------------------------------------------------------

 

 自我發展

 

自我概念(self-concept):對自己的看法

 

自我理解(self-understanding):

  看自己的方向,可分身體我,動作我,社會我,心理我

 

自尊(self-esteem):對自己的評價

 

*先描述你自己。再聽聽周圍同學如何描述你。兩者之間有沒有不同的地方?

 

 

--------------------------------------------------------------------------------

 

 氣質(temperament)

 

  氣質是指個體性格及情緒上反應的特色。1956年Thomas和 Chess所領導的研究小組,開始對嬰兒氣質作有系統的縱貫研究,他們觀察嬰兒對於內外刺激的反應方式之後,辨認出九項不同的行為特徵:

 

活動量:

  指嬰兒在全天活動中,所表現的動作節奏快慢與活動頻率多寡。

規律性:

  指嬰兒的生理機能,睡眠、清醒時間,飢餓與食量的規律性。

注意力分散度:

  指嬰兒是否容易外界刺激的干擾而改變他正在進行的活動。

趨避性:

  指嬰兒初次接觸人、食物、情況、場所等新刺激時,所表現的接受或是退縮的態度。

堅持性:

  指嬰兒正在或想要做某件事情時,若遭遇困難、障礙、或挫折時,繼續維持原活動的傾向。

反應閾:

  指引起嬰兒反應所需要的刺激量,包括聽、味、嗅、觸及社會覺。

適應性:

  適應新的人、事物、情況、場所難易的程度。

反應強度:

  嬰兒對於內外刺激所產生的反應激烈的程度。

情緒:

  快樂、友善、和悅等正向情緒與不快樂、害怕等負向情緒表現的比例。

研究上將嬰幼兒依養育難易的程度分為下列五種類型:

 

易養育型(easy-child pattern):

  易養育型的嬰兒表現出高規律性,正向的情緒,高適應性,高反應強度。

磨娘精型(difficult-child pattern):

  磨娘精型的嬰兒表現出低適應性、低規律性,負向情緒,退縮,高反應強度。

慢吞吞型(slow-to-warm pattern):

  慢吞吞型的嬰兒表現出低活動量、退縮,低適應性,負向情緒,低反應強度等氣質特徵。

中間偏難型(intermediate high child)。

中間偏易型(intermediate low child)。

中美嬰兒氣質類型百分比分布表

 

嬰兒氣質類型 徐氏研究 佳利研究

磨娘精型 8.3(29) 9.4(19)

慢吞吞型 2.9(10) 5.9(12)

中間偏離型 15.5(54) 11.3(23)

中間偏易型 21.5(75) 31.0(63)

易養育型 51.9(181) 42.4(86)

 

 

--------------------------------------------------------------------------------

 

 性別角色的發展

 

性別:

  一般言之,「性別」(gender)指受孕時就決定的生物性的性別 - 男(male) / 女(female)。

性別概念:

  性別概念(gender concept)是對自己或別人性別的瞭解。而性別概念可分為三層次:

性別認定(gender identity)- 知道自己的性別;

 

性別穩定(gender stability)- 瞭解自己長大後將維持同一性別;

 

性別恆定(gender constancy)- 瞭解個體不會因外表、穿著或從事的活動而改變,例如男生穿裙子還是男生,女生踢足球還是女生。

 

性別角色:

  性別角色(sex role)是用來描述在特定社會文化中適合某性別(男/女)之行為、態度、權利義務、功能。如「男主外、女主內」的分配;或男性好動、獨立,女性溫柔、依賴等描述。

*請用社會學習學習理論(見下一段)解釋性別角色的發展。

 

 

<另一篇社會心理學的參考文章>

 

 

--------------------------------------------------------------------------------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