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社會心理學:
人際與團體觀點
第十五章 社會心理學:人際與團體觀點
國立中正大學心理系所
作者:心理學研究所 陳冠銘
--------------------------------------------------------------------------------
團體
他人的存在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和信念﹖
--------------------------------------------------------------------------------
順從、服從、遵從
什麼因素使人們順從意願、服從要求、和遵從指示﹖
--------------------------------------------------------------------------------
利社會行為
在什麼情境下人們會幫助或不幫助他人﹖
--------------------------------------------------------------------------------
反社會行為
什麼原因造成反社會行為﹖它的來源是什麼﹖
--------------------------------------------------------------------------------
人際與團體的觀點
不論 “一把筷子是比一根筷子不容易被折斷” 或 “眾志成城”,團體中個體的表現會如何受到團體的影響?
--------------------------------------------------------------------------------
社會助長(social facilitation)或社會抑制(social inhibition)
社會助長:由於眾人的注意,加強個體的動機,因此在眾人面前的表現比自己單獨作業時要好。
社會抑制:因別人在場而減低個人的表現。
--------------------------------------------------------------------------------
社會浪費﹙group loafing﹚
團體作業時,個人工作效率隨團體人數增加而下降 (fig. 15-2) ,但與文化強調個人或集體有關。強調個人的較有社會浪費的現象。
--------------------------------------------------------------------------------
團體極化(group polarization)
團體決策會趨向兩極端。在同質團體中驗證自己所見被肯定。
*當團體有爭議時,有哪些策略可應用?(請見 p.495)
--------------------------------------------------------------------------------
集一思考﹙groupthink﹚
團體決策是在全體成員毫無異議下通過的。
怎樣的情況容易造成集一思考?
條件:同質,被孤立的團體,受到高度壓力,意見領袖。
徵兆:不允許有異議,思考封閉,自以為義,合理化,無異議的。
決策過程:不完整的探討,未檢視其他可替代方案,未檢視可能有的危機。
結果:錯誤的決定
--------------------------------------------------------------------------------
從眾、順從、跟從
從眾(conformity)個體在社會壓力下棄守己見,與團體成員表現一樣的行為(Ash, 1955)。(Fig. 15-4)
影響從眾的因素:
團體人數的多寡。三至四人的團體從眾最容易發生。
團體的凝聚力。
性別:不論男女,對越不熟悉的議題越容易從眾。
社會地位:中層度社會地位的人較高或低者從眾。
文化
要求無異議的團體
順從(compliance) 個體為了自身利益或避免懲罰,屈從他人的行為。
*試試Table 15-1讓人順從的一些伎倆。
服從﹙obedience﹚擁有權力者以命令要他人完全順從(Milgram, 1974)。
(Fig 15-5)
*由Milgram的實驗解釋希特勒怎樣讓一些德國人屠殺猶太人?六四天安門事件中國士兵怎會開槍鎮壓學生?警察為什麼刑求?
--------------------------------------------------------------------------------
利社會行為
一)助人行為﹙helping behavior﹚
思考步驟:
(五)採取救助行動
↑
(四)自量有能力 vs 沒有能力救助→不救助
↑
(三)自認應負責任 vs 有他人在場,不必獨自負責→不救助
↑
(二)對危機認知 vs 未視為危機→不救助
↑
(一)事件引起注意 vs 未曾注意→不救助
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現場人越多,救助行為可能越少。不過,旁觀者若與受害者年齡,性別相似,或與受害者有關係,或確切知道如何去幫助受害者,或當時心情很好,增加幫助受害者的機會。
責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個體認為別人一定會伸手救援,自己不動手沒關係。
二)利他﹙altruism﹚
以利人為生活目標,超越互惠和社會交易的行為不論結果是對己有利或有弊。
*大多數人在考慮助人時有許多的關卡,但仍有人願捐出自己的腎幫助需要的陌生人,為什麼?
--------------------------------------------------------------------------------
反社會行為(antisocial behavior)
偏見(prejudice)因對某一團體認識不足而有不喜歡此團體及其中人的一種想法。
社會分類(social categorization)與刻板印象(stereotypes)
我們會將對某些人的一些看法與偏見延伸到他所屬非我類的團體(outgroup homogeneity bias)。
我們也較容易將一些特別的事件與我們特別注意的團體相連結(illusory correlation)。如多數男性在路上看前車動作較慢會說那一定是女人在開車。
--------------------------------------------------------------------------------
偏見產生?
--------------------------------------------------------------------------------
最後更新日期:02-06-01 04:09.(香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