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第十四章
社會心理學:個人觀點

第十四章 社會心理學:個人觀點

 

國立中正大學心理系所

 

作者:心理學研究所 陳冠銘

 

 

--------------------------------------------------------------------------------

 

在本章中我們將學到:

 

社會心理學的本質:社會心理學是什麼﹖

 

社會認知:我們如何知覺並解釋對我們自己和他人的訊息﹖

 

態度與態度改變:態度是什麼﹖它又如何改變﹖

 

人際吸引、喜歡、和愛:什麼使得我們喜歡並愛上他人﹖

 

人際關係溝通:我們與他人溝通的方式是什麼﹖如何使這些方式更有效﹖

 

 

--------------------------------------------------------------------------------

 

 社會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者的主要任務在探討與解釋為什麼個體的思考、感受和行為會受他人,不論是實在的、虛構的、隱藏的他人的影響。

社會心理學研究的是在社會情境中的心理歷程,是一種人際取向的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探討的問題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習習相關,熟悉並能運用社會心理學的知識,有助於強化我們的社會適應與溝通能力。

  社會心理學的議題:

 

社會認知

態度和態度改變

人際關係

溝通

參考文章:日常生活社會心理學

 

 

--------------------------------------------------------------------------------

 

 社會認知 (Social cognition):

 

  個體以既有的認知結構為基礎,解釋他所觀察到的人(包括自己與他人)的社會行為。

 

 社會認知研究討論:

 

一、認知調和論(cognitive consistence theory)

 

  L. Festinger 提出,個人的態度和行為調和時,態度不會改變。 其中又包括:

 

 認知失調論(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當個體知覺有兩個認知(包括觀念、態度、行為等)彼此不能調和一致時,會感覺心理衝突,促使個體放棄或改變認知之一,遷就另一認知,以恢復調和一致的狀態。

 

Festinger 的實驗:

 

  受試被要求做一個動手不動腦,非常無聊的工作後,實驗者要他們去告訴下一個受試,這個實驗工作其實是一個很有趣的工作。為此,其中一部份受試接受二十元為報酬,另一部份則只有一元的報酬。最後所有受試都接受一個工作有趣程度評量的問卷。是接受二十元的受試或是接受一元的受試會覺得工作比較有趣?以認知失調論怎麼解釋這結果?

 

結果請見教科書Fig 14-1。

 

辛勞觀(justification of effort):

 

認知失調論的一種解釋。個體視辛苦是有價值的事,因此雖對某一工作的報酬不滿意,但會自行調整想法,認為辛苦工作是值得的,如有老師認為“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不亦樂乎。”

 

會產生認知失調是因:

 

造成認知失調的行為是你自己的選擇。

你已經深深投入。

你的行為對別人有影響力。

也因此,態度或行為比較容易被改變。

 

*舉一例說明因認知失調而造成的態度或行為上的改變。

 

 自我知覺(self perception)

 

個體由自己的行為來推自己的態度。例:我上課遲到,因我不喜歡這位老師。與由態度推行為的論點不同。

 

以Festinger的實驗為例。我拿一元還說這是有趣的工作(行為),那我大概是真認為那是一件有趣的工作(態度)。

 

二、歸因論(attribution theory)

 

個體對自己或別人所表現的行為或一事件為何發生的原因所給的解釋。

 

情境歸因 (situational attribution):行為發生是因情境因素使然。

性格歸因 (personal attribution):行為發生是因個人自身因素使然。

歸因的繆誤:

 

社會期許:當要對人下判斷時,常因太看重對方不合社會禮儀的行為而忽略他好的一面。

基本歸因誤差(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也就只重視性格因素而忽視情境對行為造成影響的偏差解釋。一般人解釋自己的行為較偏向情境歸因,而以性格歸因解釋他人的行為。

演員—觀眾的差異(actor-observer effect)當自己是演員時,給自己行為的歸因較偏向情境歸因。當自己是觀眾,看別人的行為,給的歸因較偏向性格歸因。例自己亂停車因找不到停車位且是暫停(情境歸因)。單看到別人亂停,則責怪他人沒有公德心(性格歸因)。

三、第一印象的形成

 

Asch(1946)的實驗:假設甲、乙兩人

 

甲先生:精明、勤勉、衝動、善辯、倔強、忌妒

 

乙先生:忌妒、倔強、善辯、衝動、勤勉、精明

 

讓受試主觀評定對兩人的印象。受試給甲先生較多正面印象。

 

第一印象形成的一些繆誤

 

 初始效應

 

*試以 『初始效應』解釋Asch的實驗。

 

 偏見驗證(confirmation bias)找證據來支持自己的看法(偏見)。

 

 自驗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在有目的的情境中,個體對自己所預期的在日後行為中應驗。

 

四、社會比較(social comparison)

 

Festinger提出在狀況不很清楚的情況下,個體需對自己能力做評量時,會先拿他人的能力來與自己的能力比較。因此,在狀況不很清楚的情況下要做判斷時,會參考我們以為比我們卓越的人的意見。

 

詳情解說:人們如何下決定:社會認知

 

 

--------------------------------------------------------------------------------

 

 態度與態度改變

 

態度:個人對人、事、物憑其認知和好惡所表現一種相當持久且一致的行為傾向。可分三種成份:認知、情感、行為

 

 態度習得

 

*請用古典制約,工具制約,社會學習理論解釋態度習得。

 

 說服改變態度

 

如何讓人接受「騎車要戴安全帽」,「墮胎是不尊重生命」這些看法?

 

信息來源:專家(credibility),可信的專家(likability)。

信息:強勢的論點(strong argument),平衡的論點(balanced presentation of viewpoints),直接的論點(central route to persuasion),迂迴的論點(peripheral route to persuasion),哪一個較有效與所要說服的對象,他對此議題的認識有關。但多接觸就可能較容易接受。

*舉例說明態度與行為不一定是一致的。

 

詳細解說: 談態度的改變

 

 

--------------------------------------------------------------------------------

 

 人際吸引

 

 人際吸引的條件

 

情緒上被激發(arousal)

接近(proximity):近水樓台先得月

相似(similarity):知音

外貌:年輕貌美是吸引外界注意的重要條件。

 相吸的理論

 

平衡論:自己與對方的或取或予在雙方看來是對等的,互相的,如此才相吸也能保持相吸的關係。

 

 愛的理論

 

演化說:保存物種

依附說

三元論(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愛的三個成分

 

親密(intimacy)→ 動機

熱情(passion)→ 情緒

承諾(commitment)→認知

愛的類別請見Fig. 14-5

 

 

--------------------------------------------------------------------------------

 

 溝通

 

關係越深,溝通越深。

 

不良的溝通:

 

一方感到被忽略或受傷。

感到觀點不被重視。

問題未深入討論以致沒法解決

互相插嘴

插入太多不相干議題

 

--------------------------------------------------------------------------------

 

 非語言溝通

 

眼睛注視:傳達訊息

 

個體空間距離:兩人間距離18-24英吋,但會因文化有異。

 

 

--------------------------------------------------------------------------------

 

相關課程:

 

大學部: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

 

大學部:兩性關係

 

研究所:態度與說服

 

相關網站:

 

相關閱讀:

 

愛,是一個故事(遠流)

 

相關報導:

 

山城奇譚,某縣發現「狗童」

 

 

 

--------------------------------------------------------------------------------

 

 

 

最後更新日期:02-06-01 04:09.(香港時間)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