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第四章
心理治療的學派

第四章 心理治療的學派

 

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系柯華葳 博士

 

助教:郭俊顯(6424) 蔣大偉(6419)

 

 

--------------------------------------------------------------------------------

 

 精神動力派心理治療(dynamic psychotherapy):

 

  佛洛伊德所創當時稱為古典心理分析,需時間五年以上,較短期的則稱精神動力取向的心理治療,每星期見治療師一至二次供需兩年以上。目標是讓個案了解兒童期的創傷,以對現在的行為有新的看法,從過去的經驗中活過來,他的技巧包括情緒的支持和接納,夢的分析,自由聯想,移情(transference),並解釋(interpretation)這現象。治療成功代表著個案能真實的接觸現在的情境。而且應對得宜。在過程中個案要經過許多不愉快的經驗才能感受到較好的經驗,高度的焦慮,失望和憤怒是常見的現象。智力是決定的因素之一,需要足夠的智力從過程中來吸取益處。這種治療法對中度的焦慮症最有效。

 

 

--------------------------------------------------------------------------------

 

 個案中心心理治療(client-center therapy):

 

  由Carl Rogers 所發展出的,每星期與治療師見面一至二小時,短需幾次,長的要一年以上。他的治療目標是幫助個案重新和他真實的感覺和價值接觸,使他成長而減少焦慮或防衛等的破壞性力量。治療師要有三種特質:無條件的正向關懷(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指完全接納個案,同理心(empathy)指嘗試站在個案的立場去了解他的情緒,真誠(genuineness)指治療師在過程中真正做自己,自然流露他的感受和想法。技巧包括:表達基本的接納(是,我了解),重述或重組個案的談話,標示和確定個案的情緒(你的意思是你有些迷惘?)這種治療法適合在社交上退縮,難以接受和表達自己的情緒和自我價值感低的人。

 

 

--------------------------------------------------------------------------------

 

 理情治療(rational-emotive therapy,RET):

 

  由Albert Ellis 所提出,他認為人的困擾是他的不理性和不合邏輯的思考型態所引起,治療的時間很少超過一年,有時幾次就結束。他的目標示改善個案自我貶抑的看法和非理性的信念,他用A(Activating event)-B(Belief)-C(Consequences)來表示,如:女友移情別戀(A)----認為無人愛他(B)----憂鬱(C)。 人生是不完美的,一有阻礙就怪罪自己,別人和命運是一種自我挫敗的認知模式。 他的技巧包括:教導爭辯,家庭作業等。個案的智商要在120以上才適合這種方法,對自己自暴自棄的人較無效。

 

 

--------------------------------------------------------------------------------

 

 認知治療(cognitive therapy):

 

  如認知行為治療,認知重組,歸因理論治療法(attribution therapy),自我內言訓練(self-instructional training),和理情治療法等。他們的共同假設是個案的困擾來自他對世界的錯誤思考方式,而造成心情的困擾。如自我價值感較低的人,常把他們的成功歸因於走運或工作太容易,而把失敗歸因於他的能力不足等內在因素。他的技巧是用教育的過程來修正這些錯誤的覺知和自我內在對話。治療者像老師提供正確的知識,這種方法適用於生活適應良好但有獨特困擾的個案,他需好的語言能力,智力和自我反省力。

 

 

--------------------------------------------------------------------------------

 

 行為治療(behavior therapy):

 

  早期以B.J Watson 和 Ivan Pavlov 為開山筆祖,近代有Joseph Wolpe和 B.F.Skinner 他針對不同的困擾有不同的技巧。他的目的是要改變外顯行為才能造成情緒的改變。如一位男士不敢與女士約會而缺乏自信心。治療的目標是教導他接近女性的能力,當他知道如何約會後他的情緒和態度就會隨之改變。技巧主要是反條件化(counter conditioning)來處理和焦慮有關的問題,以一項輕鬆的反應來取代原來的焦慮反應。如:敏感遞減法(desensitization)用肌肉放鬆來配對想像焦慮的情境,重複到個案不再害怕。

 

  觀察學習和模仿也是方法之一,參與式的示範(participant modeling)是有治療師示範新的行為以鼓勵個案做嚐試。嫌惡治療法(aversion therapy)試利用令個案不舒服的刺激來抑制某種不恰當的行為的出現,使某行為所產生的不愉快經驗取代原來行為所帶來的愉快反應。如:用電擊和催吐劑,讓個案先服催吐劑再喝美酒,配對幾次後,個案就會對酒發出嫌惡反應。操作性技巧(operant technique)指當個案表現適當行為時,給予獎勵,表現不恰當時,則給予處罰。代幣制(token economy)是用點卷的方式來獎懲。這種治療法的有效性再簡單的恐懼症和類似疾病,他有時只帶來短暫的改變, 故有多重模式的行為治療(multimodal behavior therapy),除行為治療法外還同時用其他的方法。用嫌惡刺激的治療病人必須要有很強的動機。

 

 

--------------------------------------------------------------------------------

 

 團體治療:

 

  常用的是精神動力派的團體治療,團體由治療師和六至十位具有相同問題的成員組成。每次團體一個半小時至兩個小時,持續一年或以上。治療師只是催化成員間能互相幫忙,成員之間互相提供支持,接納和人際上的回饋,每個人都是其他人的治療師。治療師的解釋常涵蓋所有的成員而不是針對某一個成員,治療師的目的在消除成員彼此幫忙的障礙。它對腦傷,妄想症,自殺,精神分裂症,反社會人格的人較不適合。

 

 

--------------------------------------------------------------------------------

 

 化學治療(chemotherapy):

 

常用有四類藥物:

 

重鎮靜劑(major tranquilizers):

抗精神病藥,用在治療精神分裂症和腦傷者,它能有效降低心理和行為的亢奮,激動,攻擊行為,妄想和幻覺。他的副作用有:口乾,視力模糊,無力感,便秘,發抖,不自主流口水,步履緩慢等。他的化學成份是:硫二苯銨(phenothiazine)。它大大減低了精神病房的黑暗暴力拘留式的管理時代。

 

鋰鹽(lithium carbonate):

治療躁鬱症(manic-depressive disorders)是情緒無端起伏很大,它是三環類(tricyclic compounds)和單氨氧化脢抑制劑(monoamine oxidase inhibitors)。

 

抗優預劑(antidepressant drugs):

給心理憂悶但不須住院的人,需要二到四星期才見效。

 

抗焦慮劑(antianxiety drugs):

治療焦慮症,它可使人暫時感到舒服,但會降低個案去面對問題的動機,他的藥會容易造成上癮。

bottom of page